今天是:

“过程考核”让学生忙起来 “互融互通”让教学强起来——《写作与沟通》通识课程教学沙龙暨首届学生戏剧小品大赛

发布者:吴颖发布时间:2021-06-22浏览次数:157

作者:刘美希 杨蓝蓝 刘雪梅 摄影:刘美希

  

2021617日下午15:00,西华大学通识核心课《写作与沟通》课程团队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A108会议室举行了本学期《写作与沟通》课程教学沙龙会议,19:00,在图书馆报告厅开展了首届学生戏剧小品大赛。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写作与沟通》课程团队授课教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学督导纪国泰教授、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刘莹副教授、肖捷飞副教授、学校通识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赵修文和刘雪梅。活动由《写作与沟通》课程团队负责人李晓华教授组织和主持。

说明:微信图片_20210618091803

会议现场


一、例行教学沙龙,交流教学改革

本次教学沙龙是《写作与沟通》课程团队第三次集中教学沙龙。活动中,教学团队成员对本学期实施“主题式教学 过程式考核”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教学班实践进行了分享。团队教师王万洪博士结合近期访学经历,交流了国内外写作领域的教学前沿与教材建设,并介绍了其已经完成的教材编写《创意写作思维训练教程》及相关研究论文。王万洪指出,含《写作与沟通》在内的全校写作课程群建设,正在学校、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团队负责人李晓华教授的带领下积极推进,目前已取得许多新的成果,打开了新的局面,课程团队与相关老师们要力争在三年内申报成功写作学硕士点,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作贡献。

接着,《写作与沟通》团队任课教师纷纷探讨了本学期实施“主题式教学 过程式考核”的课程改革运行情况。李咏梅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授课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教学模式和学生反馈,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王庆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陈海燕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班级互动与管理机制,有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李红梅老师提出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思考,即学生对理性写作的需求问题和大班授课的课程管理问题。

随后,《写作与沟通》课程负责人李晓华教授汇报了四川省混合式一流课程《写作》及通识核心课《写作与沟通》运行情况,其中主要分享了西华大学通识核心课《写作与沟通》“主题式教学 过程式考核”的教学情况。《写作与沟通》课程在教学设计上,融入课程思政,概括中西通专融汇法,归纳目标整合一致法,独创起点终点融通法,总结“读独习悉悟度”法,打通教法-学法-写法-活法,臻达“适度、广度、效度、信度、深度”之五境。课程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学习学生为中心,逐步打破旧我-重塑新我-发展好我,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之人;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强调写作实践;以能力提高为中心,强调多维写作;以测评机制为中心,强调联动创新。


交流发言

为开展相关高校课程建设交流,课程团队还邀请到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刘莹副教授就写作教学的“锦城模式”进行了经验分享。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学督导纪国泰教授也参与了此次教学沙龙,肯定了近年来学校重视写作课程、重视学生写作与沟通能力提升的工作安排,对《写作与沟通》课程团队尝试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要求与希望。

最后,学校通识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修文对《写作与沟通》课程团队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主题式教学 过程式考核”的教学模式表示肯定。


二、特色翻转课堂,激发学生活力

19:00,由《写作与沟通》课程团队组织策划的首届学生戏剧小品大赛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大赛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部分专业学生为试点,是《写作与沟通》的一种“翻转课堂”,共有10个由学生自写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参加最终展演。

大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引起思考,更有的放矢地推动了学生将所思转化为所写,将所写表现在沟通与表达上。

首届学生成果展演


三、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建西华特色通识课

2021年起,在李晓华教授的带领下,我校通识核心课《写作与沟通》开始采用“主题式”教学内容,践行“面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运用“过程+结果”式教学考核,这种教学模式全面贯彻了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变单一的理论灌输为师生双向互动,变单一的教师教学生为学生教学生,变“要我写” 为“我要写”,力求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写作与沟通》变“板块式”教学内容为“主题式”教学内容,意味着学生将会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写作实践,保证学生学习的一致性与连贯性。“面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也能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提升沟通和创新能力。“过程+结果”式教学考核将通识课程教学评价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变为“重结论更重过程”,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学生发展,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李晓华教授及其教学团队这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实践不仅推进了西华大学通识课程《写作与沟通》的发展,也为我校其他通识课程团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为建设具有“西华特色”的课程体系做出教学示范。

展望未来,通识核心课程《写作与沟通》将积极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的“建设中国金课”的号召,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课程构建标准,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提升,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完善与创新,努力打造西华金课!